期刊信息
主  编:谢在库
执行主编:
杨为民 阳永荣
副  主 编:
吴德荣 周兴贵
     胡晓萍(常务)
  期刊介绍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是由浙江大学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和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科学技术类刊物。其宗旨是反映我国化学反应工程和有关工艺方面的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服务。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以刊登化学反应工程领域内的科学研究论文、工程和工艺相结合的应用性论文为主,并辟有“专论”“工业应用”“技术论坛”“研究简报”“专题讲座”等专栏。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催化剂及催化反应工程、反应工程技术及其分析、反应装置中的传递过程、流态化及多相流反应工程、聚合反应工程、生化反应工程、反应过程和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及仿真、工业反应装置结构特性的研究、反应器放大和过程开发、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工艺、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以及特约论述等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创刊于1985年4月。由于主办单位、主管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本刊一直是全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第一批入选的300多种刊物之一。
  期刊刊号:ISSN 1001-7631 CN 33-1087/TQ CODEN HFGGEU
  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化工系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编辑部
  邮政编码:310027
  电  话:0571-87952503
  E-mail: cret1985@zju.edu.cn
  编辑部公告
[2023-01-03]  
[2021-11-18]  
[2017-11-30]  
[2013-03-25]  
  2025年, 第3期
朱贺洋,俞铭威,雷乐成,杨 彬
等离子体活化N2/O2耦合电催化还原合成氨研究
2025 Vol. 41 (3): 349-360
PDF (0 KB)   ( 0 )
查看本文摘要

针对电催化N2还原反应(ENRR)合成氨工艺面临的氨产率极低和法拉第效率不高等问题,搭建了低温等离子体耦合电催化还原(NTP-ENRR)合成氨反应系统。通过在电催化反应前引入N2/O2等离子体活化过程,将N2以 和 的形式固定在溶液中。通过化学还原法高效地合成Cu、Pd、Ag等系列金属纳米催化剂,并对比研究了其电催化合成氨的性能。其中,Cu NPs催化剂实现了4 222 μg/(mg·h)的高氨产率,相较于传统的直接ENRR合成氨提高了2~3个数量级,法拉第效率最高可达88.6%。等离子体对N2/O2分子的高效活化、Cu NPs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和更多有效晶面的暴露共同促进了氨的高效合成。本工艺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以N2为氮源、H2O为氢源,在温和条件下绿色、快速地合成氨,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马多征,刘 闯,王振东
金属阳离子对OFF分子筛晶体形貌及其甲醇制烯烃性能的影响
2025 Vol. 41 (3): 361-369
PDF (0 KB)   ( 0 )
查看本文摘要

分子筛的晶体尺寸和形貌会对催化反应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以氢氧化六甲双铵为有机模板剂,通过在初始凝胶中加入金属阳离子的策略调节OFF分子筛形貌,成功合成了c-OFF(六棱柱)、Mg-OFF(纺锤体)、Li-OFF(针棒状)、Rb-OFF(板状)、Cs-OFF(墩状)、Zr-OFF(椭球体)分子筛,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金属阳离子对产物的影响。与传统六棱柱c-OFF分子筛(1.0 μm×5.0 μm)相比,金属阳离子的加入可显著降低晶粒尺寸。以甲醇制烯烃(MTO)为探针反应,对合成的不同形貌OFF分子筛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具有较小长径比的Cs-OFF和Zr-OFF分子筛寿命相对较长,而具有较高长径比的Li-OFF和Rb-OFF分子筛寿命短且副产物C5+增多。

王玉晓,杨 超,寇佳伟,宋昕芮,赵 玉,樊惠玲
ZnO脱硫剂再生路径及硫酸锌生成机理研究
2025 Vol. 41 (3): 370-381
PDF (0 KB)   ( 0 )
查看本文摘要
脱硫剂的热氧化再生是指在含氧气氛下将金属硫化物转化为金属氧化物,同时释放SO2的过程。然而,ZnO脱硫剂再生产物的反应过程尚未得到系统的理论研究,其主要再生路径仍不明确。通过ZnO脱硫剂再生实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可知,ZnO脱硫剂再生固体产物中不仅含有ZnO,还存在ZnSO4,且ZnSO4的生成严重影响ZnO脱硫剂的再生性能。进一步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600 ℃含氧气氛中ZnO脱硫剂再生和ZnSO4生成的可能反应路径,并对其演化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氧气解离吸附在ZnS(110)表面为ZnO脱硫剂再生过程提供氧源。另外,明确了再生产物ZnO和气相SO2主要由ZnS与氧气反应生成的ZnSO3进一步分解得到,副产物ZnSO4主要是在ZnS与氧气反应生成的ZnSO3进一步氧化形成,两者具有相同的决速步能垒(156.7 kJ/mol)。然而,ZnSO3分解生成ZnO和气相SO2具有更低的能垒跨度(29.7 kJ/mol),因而在ZnO脱硫剂再生过程中,更容易生成产物ZnO和气相SO2,而非ZnSO4
杨有为,陈梁锋,王 健,郭 凯,王黎敏,王万民,朱俊华
顺酐选择性加氢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2025 Vol. 41 (3): 382-389
PDF (0 KB)   ( 0 )
查看本文摘要
顺酐选择性加氢可以产生多种重要化学原料,且产物分布受温度影响显著。热力学分析在研究反应过程和产物选择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热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对顺酐加氢网络中不同反应路径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首先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估算了顺酐、丁二酸酐和1,4-丁二醇在标准状态下的摩尔生成焓、熵和等压热容等数据。进而计算了顺酐加氢反应体系中各反应的摩尔焓变、Gibbs自由能变以及平衡常数。最后,以工业上典型的Cu/SiO2催化剂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温度对不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相吻合。本工作为探究顺酐加氢网络中产物分布规律以及调控生产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指导。
陈 思,沈 哲,张 乐,王健龙
Fe-N酵母炭在流化床内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RhB
2025 Vol. 41 (3): 390-399
PDF (0 KB)   ( 0 )
查看本文摘要
以Fe-N共掺杂的酵母炭(Fe-N-YC)为催化剂填料搭建间歇式流化床反应器,考察Fe-N-YC在流化床反应体系中活化过一硫酸氢钾(PMS)并降解罗丹明B(RhB)的效果,进一步分析其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N-YC在60 min内对RhB的吸附效率可达34.6%;当入口流速为1.83 m/h、PMS用量为0.3 mmol时,RhB在40 min内即可完全去除,反应遵循一级动力学,表观速率常数为0.121 8 min-1。淬灭实验表明在Fe-N-YC/PMS/光照体系中,·OH、SO4-·、O2-·都是降解RhB的有效活性自由基,其中·OH和SO4-·起主导作用,其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表现出吸附及类Fenton协同高效、低能耗和低氧化剂添加量的显著优势。
左振霖,唐秋雨,宰少波,金少青,杨正勇
新型聚醚多元醇类开孔剂的合成及其在聚氨酯泡沫中的应用
2025 Vol. 41 (3): 400-406
PDF (0 KB)   ( 0 )
查看本文摘要
开孔剂作为调控聚氨酯泡沫多孔结构的关键助剂,其性能直接影响制品的力学强度、透气性及综合应用价值。本研究以月桂醇为起始剂、双金属氰化物(DMC)为催化剂,通过1,2-环氧己烷开环聚合反应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聚醚多元醇类开孔剂,考察聚醚多元醇开孔剂的分子量和添加比例对聚氨酯泡沫泡孔结构、力学性能及开孔率的影响,并将聚醚多元醇类开孔剂与市售同类开孔剂进行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聚醚多元醇开孔剂LA-50的添加比例为2.5%时,所得聚氨酯泡沫的泡孔呈现均匀开孔的三维网络结构,其开孔率高达94.2%,并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206.7 kPa,断裂伸长率为220.4%),与市售开孔剂Y-1900相当。聚醚多元醇开孔剂的分子量与性能协同调控机制为高性能环保型聚氨酯材料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王 琪,朱荣振,刘 辉,魏玉玉,凌 奇,刘建路
碳酸乙烯酯与氯气光催化合成氯代碳酸乙烯酯过程研究
2025 Vol. 41 (3): 407-413
PDF (0 KB)   ( 0 )
查看本文摘要
以碳酸乙烯酯(EC)和氯气为原料、CuCl2为路易斯酸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和引发剂下进行光催化合成氯代碳酸乙烯酯(CEC)。通过考察不同引发条件下的氯化反应,获得最佳引发方式为采用紫外光和路易斯酸催化剂。在最佳的反应体系中,分别考察氯气流量、路易斯酸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氯化反应的影响,并揭示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uCl2和EC的质量比为1.0%、EC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1、氯气流量为80 mL/min、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85 ℃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EC转化率为79.4%、CEC选择性为97.1%、CEC收率为77.1%。研究结果表明,氯化反应中氯自由基的产生是决定反应速率的关键。
王昌盛,聂 京,史 明,王晨凯,万东闯,卢春山
双金属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加氢中的研究进展
2025 Vol. 41 (3): 414-425
PDF (0 KB)   ( 0 )
查看本文摘要
本文旨在综述双金属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加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首先重点关注贵金属系列双金属催化剂,详细讨论了Pt基双金属和Pd基双金属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加氢反应中的表现,并介绍了其他双贵金属系列催化剂。随后探讨非贵金属系列双金属催化剂,包括Cu、Fe、Co和Ni等组成的双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能够结合两种金属的特性形成协同效应,显著提升卤代硝基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选择性与稳定性,同时增强抗毒性,为贵金属与非贵金属系列双金属催化剂在复杂反应条件下的高效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本综述为双金属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加氢反应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强调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催化领域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指明了方向。
周 滔,于 幸,杨承广,高 鹏
合成气经甲醇一步法制芳烃的研究进展
2025 Vol. 41 (3): 426-438
PDF (0 KB)   ( 0 )
查看本文摘要
开发合成气转化制芳烃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还能显著降低传统芳烃制备中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相较于通过甲醇作为中间产物的间接合成路径,合成气一步法直接制芳烃具有生产流程短,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本文首先简述了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的两种基本路线及其优缺点。随后,从催化剂设计、反应条件影响以及反应机理研究三个角度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合成气经甲醇一步法制芳烃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通过不断深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设计并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双功能催化剂仍是未来合成气经甲醇制芳烃研究的重点。
王达锐,王一棪,宦明耀,何俊琳,刘 威,孙洪敏,杨为民
节能降耗型AB-19乙苯催化剂的研制及工业应用
2025 Vol. 41 (3): 439-444
PDF (0 KB)   ( 0 )
查看本文摘要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新一代AB-19纯乙烯气相法制乙苯催化剂。在实验室中考察了AB-19催化剂适用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开展1 000 h长周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AB-19催化剂综合性能稳定,满足工业应用需求。吨级规模工业生产的1.5吨AB-19催化剂全部合格,生产工艺稳定可靠。AB-19催化剂在中国石化广州石化公司8万吨/年装置中实现工业应用,其高低温活性、优异选择性和长使用寿命等性能均优于国内外同类催化剂,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查看全部文章
      投稿需知
其他问题
写作规范和模板
版面费和审稿费
投稿证明
栏目描述
征稿简则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
浙江大学
?

版权所有 ©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化工系内 邮编: 310027
电话:0571-87952503 E-mail: cret1985@zju.edu.cn